WFU

2019年5月30日 星期四

沒有症狀,卻被診斷甲狀腺癌?三大訣竅讓您勇敢面對






作者:鄭凱倫醫師(Kai Lun Cheng, MD)

45歲林太太拿著外院檢查報告,想要尋求第二意見。
【右側0.7公分低回音實質結節,邊緣不規則,疑似有微小鈣化。建議穿刺或密集追蹤。】
「有可能是癌症嗎?可是我沒有任何不舒服。」 「為什麼會有甲狀腺癌?」
一連串的問題顯示林太太的焦慮不安。

為什麼會得甲狀腺癌?


為何會得甲狀腺癌,目前沒有明確的原因可以解釋。

兒童時期接受過頭頸部放射線治療或者一等親有甲狀腺癌病史,是可能危險因子,但並非絕對。


甲狀腺癌常見嗎?


根據國民健康署公布最新2016年台灣癌症登記資料,甲狀腺癌佔女性癌症發生率第四名,僅次於乳癌、大腸癌以及肺癌。女性比男性常見,比例約為3比1,容易發生在30到60歲女性

甲狀腺癌並沒有擠進癌症死亡率前10名。雖然常見,比較不會造成生命損失。


會有什麼症狀?


早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

等到出現症狀,通常腫瘤都已經長大,會在脖子摸到異常腫塊,甚至會導致聲音長期沙啞無法恢復。


「根據外院報告內容,是要懷疑惡性可能。再評估一次超音波並且安排穿刺。」

「穿刺是什麼?會痛嗎?」


該怎麼檢查?


超音波加穿刺。


超音波是初步判斷結節為良惡性最重要也最方便的檢查,根據結節形狀以及內部成份,邊緣不規則有微小鈣化,有異常頸部淋巴結病變或者甲狀腺包膜受到破壞,都要考慮有惡性可能,必須安排穿刺檢查。

超音波檢查雖然方便,但會受到檢查人員經驗影響,對於一些細微表現,有時候容易被忽略,導致判斷上誤差。

穿刺主要目的在取得細胞,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型態,判斷結節是否有惡性可能。

當結節不大或者是靠近危險構造,例如氣管或大血管,執行穿刺難度很高,不一定能取得足夠細胞,診斷上會有困難甚至無法判斷。


「結節貼在大血管旁邊,穿刺會有風險,可能無法準確扎到結節,會盡量幫忙妳。一個星期後看報告。」


【鄭凱倫醫師您好,病患林〇〇門診細胞報告為惡性,請儘速查閱報告。】
手機裡傳來醫院異常報告簡訊,打開報告系統,顯示為【甲狀腺乳突癌】。

「結果是惡性,是最常見的類型。」

「最常見類型?甲狀腺癌還有分類型?」


甲狀腺癌類型


四大類型


乳突癌、濾泡癌、髓質癌以及未分化癌

乳突癌最常見,大約佔85%,治療效果最好。其次為濾泡癌,約10%。
髓質癌以及未分化癌少見。未分化癌治療效果很差,是非常惡性的甲狀腺癌。


「那我該如何治療?有機會保留另外一邊甲狀腺嗎?」


如何治療?


外科手術切除,視情況安排後續放射線碘治療。


面對甲狀腺癌,外科手術切除是主要治療方式。

切一邊還是兩邊?

當腫瘤小於1公分且完全位於甲狀腺內,對側甲狀腺完全正常,沒有明顯淋巴結異常,可以考慮只將同側完全切除,保留另外一側甲狀腺。

如果不符合以上所有條件,兩邊全切除是比較建議的手術方式,之後必須終身補充甲狀腺素。

放射線碘治療扮演【趕盡殺絕、除惡務盡】角色。

甲狀腺細胞會吸收碘,開刀切除兩邊甲狀腺後,服用放射線碘可以消滅體內殘存的甲狀腺組織。

並非每個病人都可以接受放射線碘治療,只有乳突或者是濾泡癌才適用。手術後醫師會評估相關風險,決定是否需要安排放射線碘治療。


「手術切除。腫瘤小於1公分且完全位於甲狀腺內,沒有明顯淋巴結轉移證據,對側甲狀腺完全正常,是可以考慮只將右側甲狀腺切除就好,但無法接受放射線碘治療。之後必須定期追蹤。」

「我會很快死掉嗎?」

「基本上,乳突癌治療效果很好,完整治療,定期追蹤,幾乎可以像正常人一樣,不用太擔心。」


面對甲狀腺癌,三大訣竅:相信醫師,完整治療,定期追蹤。


更多訊息,請上臉書蒐尋 鄭凱倫醫師 甲狀腺結節